医院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三基考试
科室:
姓名:
职称:
得分:
一、单选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
1、服用磺胺类药物时,同服小苏打的目的是(E)
A、增强抗菌活性
B、扩大抗菌谱
C、促进磺胺药的吸收 D、延缓磺胺药的排泄
E、减少不良反应
2、肾上腺素在临床上主要用于(D)
A、各种休克晚期
B、ⅡⅢ度房室
传异阻滞支气管哮喘
C、上消化道出血,急性肾功能衰竭
D、过敏性休
克
E、感染性休克
3、抢救心脏骤停的药物是(D)
A、普萘洛尔
B、阿托品
C、麻黄素
D、
肾上腺素
E、去甲肾上腺素
4、当老年患者患有哪一种疾病时禁用强心苷(C)
A、脑血管疾病
B、胃溃疡
C、急性心肌梗
死
D、帕金森病
E、糖尿病
5、老年人用药的剂量一般应为(E)
A、小儿剂量 B、按体重计算 C、按体表面积计算
D、成人剂量 E、成人剂量的 3/4
6 、临床对地高辛进行血浓监测,主要原因为(A)
A、治疗指数低,毒性大
B、药动学呈非线性特
征
C、依从性不好 D、心电图不能显示中毒
症状
E、地高辛血浓与剂量不成比例关系
7、吗啡中毒可使用下列哪种药物解救(A)
A、纳洛酮
B、苯海索
C、苯妥英钠
D、
卡比多巴
E、咖啡因
8、硝酸酯类治疗心绞痛有决定意义的为哪一种( D
)
A、扩张冠脉 B、降压 C、消除恐惧感 D、降低心肌
耗氧量
E、扩张支气管,改善呼吸
9、药物在多次给予治疗量后,疗效逐渐下降,可能是患者
产生了(
B)
A、抗药性
B、耐受性
C、快速耐受性
D、
快速抗药性
10、患者对某药产生耐受性,意味着其机体(
C)
A、出现了副作用
B、已获得了对该药的最大效应 C、
需增加剂量才能维持原来的效应
D、可以不必处理
11、磺酰脲类降糖药主要机制是(
C)
A、增加葡萄糖利用,减少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
B、减少肝组织对胰岛素降解 C、刺激胰岛 B 细胞释放
胰岛素 D、提高胰岛中胰岛素的合成
12、抗菌药物的含义是( C
)
A、对病原菌有杀灭作用的药物
B、对病原菌有抑制作
用的药物 C、对病原菌有杀灭或抑制作用的药物 D、能
用于预防细菌性感染的药物
13、抗菌活性是指( A
)
A、药物的抗菌能力 B、药物的抗菌范围
C、药物的抗菌效果 D、药物杀灭细胞的强度
14、青霉素类的共同特点是(
C)
A、抗菌谱广
B、主要作用于 G+菌
C、可能发生过敏反应,且同类药存在交叉过敏现象 D、耐
酸,口服有效
15、对于青霉素所致素发型过敏反应,宜立即选用( A
)
A、肾上腺素 B、苯巴比妥
C、糖皮质激素 D、苯海拉明
16、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机制包括( D
)
A、产生水解酶 B、酶与药物结合牢固
C、改变胞壁与外膜通透性 D、以上都是
17、下列头孢菌素类药物中半衰期最长的是( B
)
A、头孢克洛 B、头孢曲松 C、头孢孟多
D、
头孢呋辛
18、第二代头孢菌素的作用特点不包括( D
)
A、 对 G+ 菌作用与第一代相似 B、对多数 G-菌作
用明显增强 C、部分对厌氧菌高效
D、对铜绿假
单胞菌有效
19、第三代头孢菌素的作用特点不包括(
D)
A、对 G+菌抗菌活性小于第一、二代
B、对 G-菌抗菌作用较强
C、血浆半衰期长
D、对多种β-内酰胺酶稳定性低
20、氨基糖苷类的不良反应包括( D
)
A、过敏反应
B、耳毒性
C、肾毒性.
D、
以上都是
21、呋塞米与下列哪种药联用能增强耳毒性( D
)
A、氨苄西林
B、氯霉素
C、四环素
D、
链霉素
22、喹诺酮类药的抗菌作用机制( D
)
A、抑制敏感菌二氢叶酸还原酶 B、抑制敏感菌二氢叶酸合
成酶 C、改变细菌细胞膜通透性 D、抑制细菌 DNA 回旋
酶 23、有关解热镇痛药的镇痛原理 ,目前主要认为是
(
C)
A、激动中枢阿片受体
B、抑制末梢痛觉感受器 C、
抑制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
D、抑制传入神经的冲动传
导
24、硫糖铝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机理是(
D)
A、抗幽门螺旋菌 B、中和胃酸
C、抑制胃酸分泌 D、保护溃疡粘膜
25、奥美拉唑抑制胃酸分泌的机理是(
D)
A、阻断 M 受体 B、阻断 H1 受体
C、阻断胃泌素受体 D、抑制 H、K-ATP 酶
26、硝酸甘油舒张血管的作用机制为( D
)
A、阻断血管平滑肌α1 受体
B、阻断血管平滑肌电压依赖性钙通道 C、直接舒张血管
平滑肌
D、在平滑肌细胞内降解产生 NO 而发挥作用
27、抗心绞痛药物治疗心绞痛的药理基础为( A
)
A、改善新机的血氧供需矛盾及抗血栓
B、扩张血管
C、减慢心率
D、增加侧支血流
量
28、药物透过生物膜被动扩散的特点之一是( C
)
A、需要消耗机体能量
B、小于膜孔的药物分子通过膜孔进入细胞膜 C、药物由
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扩散
D、借助载体是药物由高浓度区域向浓度区域扩散
29、下列哪项是药物从低浓度侧经细胞膜向高浓度侧的转运
过程(
C)
A、被动扩散 B、胞饮作用
C、主动转运
D、
肠肝循环
30、药物首过效应常发生于哪种给药方式之后( A )
A、口服
B、舌下给药 C、静脉注射 D、透皮
吸收
E、吸入
二、判断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1.青霉素类药物遇酸碱易分解,所以不能加到酸、碱性输液
中滴注。
( √)
2.氨苄西林抗菌谱比青霉素 G 广,抗菌作用较青霉素强,故用
于青霉素 G 耐药菌株所致感染.( ×)
3.氨基苷类抗生素与苯海拉明、乘晕宁伍用时,可减少耳毒
性。
( ×)
4.磺胺药为广谱抗菌药,对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放线
菌、衣原体、原虫、立克次体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 ×)
5.肌松药筒箭毒碱或琥珀胆碱,用之过量,均可以用新斯的
明对抗。
( ×)
6.帕金森病是因脑组织中多巴胺不足所引起,应使用左旋多
巴治疗。
( √)
7.氯丙嗪及苯巴比妥均可阻断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但两
者作用部位不同,氯丙嗪引起的睡眠状态易被唤醒。
( √)
8.应用阿托品可见心率加快,这是由于阿托品直接兴奋心脏
所致。
( ×)
9. 肾 上 腺 素 加 强 心 肌 收 缩 力 , 可 治 疗 充 血 性 心 力 衰 竭 。
( ×)
10.临床上选用洋地黄制剂时,对伴肝功能障碍的心功能不
全病人宜选用地高辛,对伴肾功能严重不良的心功能不全病
人宜选用洋地黄毒苷。
(√)
四、问答题(每题 5 分,共 20 分)
1、《处方管理办法》中“四查十对”的内容是什么?
答:“四查十对”是: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查药
品,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
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
2、《处方管理办法》中要求对处方用药适宜性进行审核的内
容包括哪些?
答:(1)规定必须做皮试的药品,处方医师是否注明过敏试
验及结果的判定; (2)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的相符性;
(3)剂量、用法的正确性; (4)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的
合理性; (5)是否有重复给药现象; (6)是否有潜在
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 (7)其它用药不
适宜情况。
3、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五专”管理是指什么?
答:专人负责、专柜加锁、专用账册、专用处方、专册登记。
4、 什么是药品不良反应? 答: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 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