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因数和倍数
第一课时 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教学内容
人教版第十册 12 页《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教学目的
1、掌握整除、因数、倍数的概念。
2、知道因数和倍数以整除为前提,及因数和倍数相互依存的关系。
教学重点
1、建立整除、因数、倍数的概念。
2、理解因数、倍数相互依存的关系。
3、应用概念正确作出判断。
教学难点
理解因数、倍数相互依存的关系。
教学方法: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7 分钟)
(一)准备练习。(课件出示)
1、口算
6÷5
15÷3 23÷7
1.2÷0.3 24÷2 31÷3
2、观察算式和结果并将算式分类。
除尽
除不尽
6÷5=1.2 15÷3=15 1.2÷0.3=4
23÷7=3……2 31÷3=10……1
第1页
3、什么 什么情况 说“一个数 数整除?
4、分类 除
24÷2=12 尽
不能整除
整除
叫整除?在 下,才可以 能被另一个
除不尽
6÷5=1.2 1.2÷0.3=4
15÷3=15 24÷2=12
23÷7=3……2 31÷3=10……1
(二)引入新课:如果 一个数 能被 另一个数 整除(除数不为零),前一 个数就叫做另一个数的倍数,另一个数就叫做这个数的因数。今天我们就来研究: 因数和倍数(出示题目: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三)让学生根据课题质疑。 教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你有什么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 1、什么叫倍数?什么叫因数?倍数和因数有什么关系? 2、整除和除尽一样吗?为什么?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规范、整理后说明:为了更好的学习本节新 知识老师根据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结合学习内容归纳、整理、补充成为下面的自 探提示,只要同学们能根据自探提示认真探究,就能弄明白大家刚才提出的问 题。) (四)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 自探提示: 自学 12 页内容,解决以下问题: 1、如果用字母表示两个整数,整除可以怎样说? 2、整除和除尽一样吗?为什么? 3、什么叫倍数?什么叫因数?倍数和因数有什么关系? 4、两个数在什么情况下才有因数和倍数关系? 二、解疑合探:(18 分钟)
第2页
1、自探反馈。后进生回答,中等生评价、优等生补充。
2、合探疑难。
教师说明:以后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我们所说的数一般不包括零。
三、质疑再探:(5 分钟)
1、学生质疑。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你有还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大家一起探讨。
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
(1)一个数只有一个因数吗?
(2)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有限吗?
(3)0 有因数和倍数吗?
2、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先由其他学生释疑,学生解决不了的,可根据情
况或组织学生讨论或教师释疑。)
四、运用拓展(10 分钟)
(一)学生自编习题。
1、让学生根据本节所学知识,编一道习题,。
2、展示学生高质量的自编习题,交流解答。
(二)根据学生自编题的练习情况,有选择的出示下面习题供学生练习。
知识乐园
(1)下面每一组数中,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
说出为什么。
16 和 2
4 和 24
(2)下面的数,哪一组的第一个数能被第二个数整除?
29 和 3
36 和 12
1.2 和 0.4
(3)下面的数,哪些是 60 的因数,哪些是 6 的倍数?
3
4
12
16
24
60
(4)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①36 能被 12 整除。(
)
②29 能整除 29。(
)
③3.2 是 0.4 的倍数。(
)
第3页
④因为 36÷9=4,所以 36 是倍数,9 是因数.( ) ⑤1 是 1、2、3、4、5,…的因数。( ) ⑥若 a÷b=10,(a、b 是不为 0 的自然数)那么: a 一定是 b 的倍数.( ) a 能被 b 整除.( )b 可能是 a 的因数.( ) a 能被 b 除尽.( ) (三)全课总结。 1、学生谈学习收获。 教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请说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 2、教师归纳总结。 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教师对重点内容进行强调,并引导学生对本节内容进 行归纳整理,形成系统的认识。 板书设计 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整除 因数 倍数 15 能被 3 整除 15 是 3 的倍数,3 是 15 的因数 教后反思:
第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