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
学号
姓名
学科小组
评价
九年级化学导学案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 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 1 课时 )
【学习目标】
1.能说出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观察实验,能描述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现象,能从中归纳出二氧化碳的某些性质。
3.说明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意义。
【学习重点难点】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及有关化学方程式。
【情景导引】 在意大利某地有个奇怪的山洞,人走进这个山洞安然无恙,而狗走进洞里
就一命呜呼,因此,当地居民就称之为“死狗洞”,迷信的人还说洞里有一种专门“屠狗”的妖
怪。“屠狗”的妖怪会是谁呢?
【自主学习】
1.写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_____态,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中的二氧化碳是______态,用于人工
降雨和舞台人造云雾的二氧化碳是_____态。固态的二氧化碳俗称_________。
3.二氧化碳气体本身 毒,但二氧化碳
供给呼吸,当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超过正
常含量时,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因此,在人群密集的地方要注意
。
4.人和动植物的
、煤等燃料的燃烧都产生二氧化碳,而绿色植物的
却吸
收二氧化碳,放出
。因此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
5.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有(
、
、
、
等)
【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制取并收集一大瓶、两小瓶二氧化碳气体。
探究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1.观察二氧化碳气体、并闻气味。二氧化碳常温下是一种 色 味的气体。
2.探究二氧化碳的密度
(1).实验室用什么方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为什么?
(2).实验:如教材 117 页图 6-14 倾倒二氧化碳。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①物理性质:
②化学性质:
由以上实验可知:二氧化碳的用途是
探究二: 二氧化碳是否溶于水
1. 如教材 117 页图 6-15 所示进行实验,倒入水后,要立即盖紧瓶盖并振荡。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探究三: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讨论:(1)哪些实验可证明(或用到)二氧化碳这一性质呢?
(2)枯井、岩洞、地窖中因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易造成危险,因此人进入前,要先
做
试验
第1页
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请大家完成课本 118 页实验 6-5,思考并填表。
(Ⅰ)
(Ⅱ)
(Ⅲ)
(Ⅳ)
现象 紫色小花
紫色小花
紫色小花
紫色小花
分析 醋酸能使紫色 水
使紫色
石蕊变红
石蕊
写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Ⅳ)结束后,将红色纸花放于酒精灯上微热,现象:红色纸花
说明生成的碳酸
,化学方程式是
3. 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 将汽水瓶盖打开后,轻轻振荡瓶子,可以看到有气泡冒出,那是什么气体?请设计一实验
证明你的猜想。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猜想
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
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该气体是
讨论:实验室新制的澄清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为什么会变质?
探究四: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1)二氧化碳对人类有利的方面(用途): 不利的方面:
(2)在日常生活中怎么做才算是低碳呢?将你的想法与小组内同学交流,并努力去做。
【归纳总结】
二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 常温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2.化学性质 ①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②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③ 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
二氧化碳的用途:灭火、气肥、干冰用于人工降雨等
*误区警示 1. 干冰不是冰,是固体二氧化碳
2.二氧化碳本身不使紫色石蕊变红
【课堂检测】
1、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虽然都是由____元素和____元素组成的,但是,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_______,这种不同的分子构成,使得它们的性质________。 2、影视舞台上常用于产生云雾翻滚的效果,使人如入仙境的物质是______,其中产生云雾 效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它产生雾的性质,说出 它的两个主要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温室大棚内生产蔬菜或花卉的过程中,常向棚内施放适量的二氧化碳,其主要目的是 ()
A.使害虫窒息死亡,防止植物发生病虫害
B.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提高蔬菜等的产量和质量
C.产生温室效应,提高棚内温度
D.避免棚内发生火灾
4、所谓“温室效应”是指(
)
A.频频发生的森林大火,使地球的温度升高
B.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臭氧、甲烷等气体,阻碍了热辐射,使地表温度升高
C.控制塑料大棚内的温度,使之适宜农作物的生长
第2页
D.地球上臭氧层遭到破坏,使阳光中的紫外线易穿透大气层照射到地球
5、二氧化碳占空气总体积的 0.03%,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如图所示,在 A 处不参与该
循环的是(
)
A.植物的呼吸作用
B.含碳燃料的燃烧 C.发展利用氢燃料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D.人和动物的呼吸
【拓展延伸】
6、许多古诗词中都涉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如明代诗人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
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意:石灰石只有经过多次撞
击才能从山上开采出来。它把烈火焚烧看成平平常常的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
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请写出符合情境的化学方程式,诗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