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析流域发展的地理条件 分析某流域发展的地理条件,一般从地理 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的水系和水文、资源
等几方面入手。这里以珠江流域为例进行分析。
(如图)
1.分析流域的地理位置 流域的地理位置包括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绝 对位置中,纬度位置对流域的气候影响最大,是重 点分析的内容;相对位置包括的内容较多,有海陆
位置、流经区域等,主要影响河流开发的价值。如
珠江流域位于中低纬度地区,北回归线横贯珠江流 域的中部,属于湿热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温和多雨,降水充沛,河流流量大。流域主要
包括云、桂、粤等省区,下游流经经济发达的珠江
三角洲地区。
2.分析流域的地形
流域的地形主要指河流流经地区的地表状
况,包括地势、地形分布两方面。如珠江流域
总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西北部为平均海
拔1000~2000米的云贵高原,在云贵高原以东 是海拔在500米左右的两广丘陵,广西以及云贵
高原东部广泛分布着石灰岩,喀斯特地貌最为
典型,下游是著名的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
3.分析流域的水系和水文特征
水系是指干流和支流构成的排水系统的总称,水
系特征要从水系形态、支流数量、河网密度、河流流
向、流域面积、河道(河谷宽窄、河床深浅、河流弯曲) 等方面去考虑,一般来说,河流的干支流多,则水系
发达,流量较大。河流的水文特征是指河流流量、水
位变化(汛期)、结冰期、含沙量等情况。如珠江流域中 水系发达,由西江、北江、东江及珠江三角洲诸河等 四个水系所组成。由于处于季风气候区,水量丰富,
上游主要流经山区,该区域的降水较多,因而支流多,
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夏汛明显,无结冰期。
4.分析流域内的资源状况 流域内的资源包括矿产资源、生物资源、 水资源、水能资源等。如珠江流域有丰富的水
资源、水能资源和铝、锡等有色金属矿等。
【方法技巧】如何分析河流内河航运的影响因素
影响河流航运的因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 经济因素。关于自然因素主要看河流的水量及 其变化和流速,而经济因素主要看流域内经济
发达的程度。流域内经济越发达,客货运输的
需求越大,航运也就越发达。分析思路如上图。
二、流域治理与开发的一般思路 因各流域的地理条件差异较大,因而流域的开发
与治理措施也有较大差异,但各河流域综合治理与开
发的研究与规划步骤存在着一般方法: 第一步:分析研究河流流域发展的地理条件; 第二步:分析该流域内各条件中对发展有利的条 件和制约因素(或存在的环境和发展问题);
第三步:根据流域自身条件制定相应的综合治理
和开发措施。 简而言之,分析现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探究讨论】珠江流域的开发与治理与田纳
西河流域相比较,有哪些相似之处?
相似之处:①都通过兴建各种水利设施, 对水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②梯级开发, 大力开发流域内的水能资源;③立足于本地 的资源优势发展工业;④大力发展内河航运
等。
【探究讨论】针对当前珠江流域的开发与治
理现状,就今后珠江流域的进一步开发与治
理提出合理化建议: ①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实行全流域的 统一管理与开发;②加大对珠江水能资源的 开发;③疏浚河道,提高流域的通航能力;
④进一步改善流域内的生态环境;⑤发展特
色旅游业(喀斯特地貌)。
【例题】(2009· 广东 ) 长江上游地区地形复杂, 自然资源较丰富,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800 ~ 1600mm之间。根据所学知识和下列资料,回答
(1)~(5)题。
资料一 见图甲。
资料二
见图乙。
资料三
见图丙。
(1) 长 江 上 游 流 域 的 优 势 自 然 资 源 有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重庆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面积比重最大 的土地 类型是 ;在 地形坡度 5°~ 25°范围内,随着坡度的增大,
水土流失面积比例________。
(3) 长江上游流域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有(多项选择,填选项字母)(
C.涵养水源能力下降
)
A.植物种类增加 B.土壤肥力降低 D.泥沙淤积河道和
湖泊
E.增加降水量,引发滑坡、泥石流
(4)分析影响该区域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
(5)提出该区域水土流失的治理对策。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流域开发及综合治理 等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获取图表信息,结合区域地
理知识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判断、分析和综合解决
地理问题的能力。 (1) 据图甲图例可知当地水资源、 矿产资源丰富,加之该区域地形高低落差大,包括 我国横断山区在内,故水力资源、生物资源 ( 森林 资源 ) 丰富。 (2) 据图乙信息可知重庆三峡库区水土
流失面积比重最大的土地类型是旱地,由图丙可看
出在地形坡度 5°~25°范围内,随着坡度的增大, 水土流失面积比例增大。
(3)长江上游流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植被破坏, 流水侵蚀加剧。其结果是植被涵养水源能力减弱、 局部小气候湿度减小,肥沃的表土流失使土壤肥力 下降,流失的土壤在河道、湖泊淤积使其泄洪能力
降低,可能引发水旱灾害频繁。植物种类增加应该
是生态环境改良的结果。故选择B、C、D。(4)注意 题目要求分析的是自然因素,可以从降水、地形、
土质、植被等去回答。(5)水土流失治理的主要对策
是恢复自然植被,可以从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
业技术措施等方面去具体分析。
答案:(1)水资源 资源(森林资源)
水力资源 (2)旱地
矿产资源
生物 (4)
增大 (3)BCD
自然因素:①降水 ( 强度 ) ;②地形坡度;③土
质条件;④植被状况。
(5) 治理对策:① ( 封
山育林 ) 保护植被;②退耕还林还草 ( 增加地表 植被覆盖);③建设水土保持工程;④实施生态 移民;⑤调整产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