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_第四章_认识化学变化_4.3_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 应用_同步测试题(有答案)
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_第四章 认识化学变化
4.3 化学方程式 同步测试题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14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 42 分 , )
1. 在
点燃
的反应中, 、 、 的质量比为( )
A.
B.
C.
D.
2. 现有
与
的固体混合物,测得其中钙元素与碳元素的质量比为
.在室温下,将该混合物与 稀盐酸混合,恰好完全反应,所得不饱和溶液的质
量为 ,则原固体混合物中含有钙元素的质量为下列的( )
A.
B.
C.
D.
3. 根据化学方程式: 化铵在生产实际中可( ) A.炼铁、制氮气 C.做氮肥和制氮气
B.防污染和制氮气 D.除铁锈和制氮气
,可推知氯
4. 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在这个反应中,镁、氧气、氧化镁三者的质量比是
()
A.
B.
C.
D.
5. 在反应
A.
B.
中,括号中的化学计量数是( )
C.
D.
6. 如图是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 ()
A.
点燃
B.
点燃
C.
点燃
D.
点燃
7. 某同学为了测定铜镁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将 稀盐酸分 次加入到盛有 该样品的烧杯中,所得数据如表,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次数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 剩余固体的质量 A.第 次加入稀盐酸后剩余固体中还有镁
实验前
第次
第次
1 / 14
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_第四章_认识化学变化_4.3_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 应用_同步测试题(有答案)
B.每 稀盐酸和 镁恰好完全反应 C.第 次所加入的稀盐酸未反应完 D.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8. 下列叙述符合实际且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用氢氧化钠治疗胃酸过多: B.碳酸钠溶液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猛混合制取氧气:
D.高炉炼铁的反应原理:
高温
9. 根据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判断,下列正确的是( ) A. B. C. D.
10. 乙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点燃
,化学计量
数 等于( )
A.
B.
C.
D.
11. 在反应 全反应后,生成 A.
中, 、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若
克 .则反应中, 和 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 )
B.
C.
D.
克与完
12.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通电
B.
点燃
C.
D.
13. 化学方程式揭示了化学反应中的( )
①反应条件 ②哪些是反应物或生成物 ③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粒子个数比 ④各反应物
与各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A.①③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4. 在天平左右两盘中各方一个等质量的烧杯,烧杯中分别盛有等质量的足量的稀硫
酸,天平平衡.向左盘烧杯中加入
的氯化钡溶液,向右盘烧杯中加入镁粉,
若天平最终平衡,则加入镁粉的质量为( )
A.
B.
C.
D.
二、 多选题 (本题共计 3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 9 分 , )
15. 已知甲、乙两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 和 .若将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混
合,当溶液中甲和乙的质量比为
时,充分反应后溶液的
,则甲和乙应是
2 / 14
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_第四章_认识化学变化_4.3_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 应用_同步测试题(有答案)
下列物质中的( )
A.盐酸和氢氧化钾 C.盐酸和氢氧化钙
B.碳酸钠和氢氧化钡 D.氢氧化钠和硫酸
16. 根据化学方程式
点燃
A.是氧化反应
B.参加反应的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微粒个数比为
C.读法是镁加氧气等于氧化镁
D.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为
,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
17. 在化学反应
中,各化学式系数之间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三、 填空题 (本题共计 3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 9 分 , )
18. 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①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
②硫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
③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________.
19. 为了测定某含杂质 的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杂质中不含铜、锌元素,杂质 不溶于水,不与其它物质反应,受热也不分解),某化学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1)配制上述质量分数为 ________.
的稀盐酸,需要质量分数为
的浓盐酸的质量是
(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 该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 的比例式为________.
(4)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
(5)向过滤后所得滤液中加入 ________.
水,则最终所得溶液之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6)欲将黄铜样品中的铜转化为铜盐,可将过滤后所得的不溶性物质洗涤、烘干.然 后在空气中加热,充分反应,则可得到含杂质的氧化铜的质量是________,再经过某 些反应操作就得到了所需铜盐.
20. 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铝.在这个反应中,铝、氧气、氧化铝的质量比是 ________.(不必写计算过程) 四、 解答题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 10 分 , ) 21. (10 分) 某些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发生,请你利用所提供的物质,写出符 合下列反应条件的文字表达式:氧气,水,过氧化氢溶液,高锰酸钾,铁(所选物质
3 / 14
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_第四章_认识化学变化_4.3_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 应用_同步测试题(有答案)
不能重复)
反应条件
文字表达式
通电
加热制氧气
五、 实验探究题 (本题共计 2 小题 ,每题 15 分 ,共计 30 分 , )
22. 氢氧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常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来制取烧碱、 氯气 和氢气. (1)写出工业上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盛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口可能会出现白色的碳酸钠粉末,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 原理.如何证实白色粉末中含有碳酸钠?
(3)为了探究
和 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某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出了下列 种
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选择任意一种实验装置,简述出现的实验现象,解释产生该实验现象的原因. 选择的实验装置是装置________(填序号). 实验现象为:________. 产生该实验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
(4)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时,无明显的现象,设计实验证明稀盐酸 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
(5)有一瓶因保存不当而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为测定其成分,称取 样品配 成溶液,向其中滴加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放出气体的质量为 .试求:样 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3. 乙醇俗称酒精,可用作医用消毒,也常作燃料.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点燃
.
(1) 乙醇完全燃烧需消耗多少克氧气?
(2)乙醇不完全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某实验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乙醇 氧气 二氧化碳
水
反应前质量
反应后质量
①表中 的值为________.
②该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点燃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一氧化碳
4 / 14
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_第四章_认识化学变化_4.3_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 应用_同步测试题(有答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_第四章 认识化学变化 4.3
化学方程式 同步测试题
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14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 42 分 )
1. 【答案】
D
【考点】
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解析】
根据磷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利用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和的比,
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
解:
点燃
在此反应中 、 、 的质量比为
.
故选: .
2.
【答案】
C
【考点】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计算出二氧化碳的质量,进而求出碳元素的质量,根据钙元素
和碳元素的质量比求出钙元素的质量.
【解答】
解:
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
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
钙元素与碳元素的质量比为 , 则钙元素的质量为: 答案: 3. 【答案】 A 【考点】 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 【解析】
、根据反应产物判断. 、根据氧化铁不是污染物,是一种资源判断. 、根据反应产物及氯化铵本身是化肥判断. 、根据铁生锈和防止生锈的措施判断. 【解答】 解: 、该反应生成铁和氮气,可用于炼铁、制氮气,所以正确.
5 / 14
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_第四章_认识化学变化_4.3_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 应用_同步测试题(有答案)
、氧化铁不是污染物,是一种资源,该反应不是防止污染的,所以错误. 、氯化铵本身是氮肥,通过反应氯化铵中的氮元素变成氮气,肥效会降低,所以错误. 、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氯化铵虽然能和氧化铁反应除去铁锈,但作为盐,它 也能加快铁生锈的速度,所以错误. 故选 . 4. 【答案】 D 【考点】 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解析】 首先正确写出镁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利用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等于相对 分子质量和的比解决问题即可. 【解答】 解: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和的比. 镁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点燃
故镁、氧气、氧化镁的质量比是
.
故选
5.
【答案】
D
【考点】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氧原子的数目不变,设括号中的化学计量数为 ,
则
,.
故选: .
6.
【答案】
D
【考点】
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
【解析】
由题意,该反应在点燃条件下进行,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各物质的质量比
,结合选项中的化学方程式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 、该反应反应条件是点燃,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但各物质的质量比
::
,故选项错误.
、该反应反应条件是点燃,但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
,不是
,故选项错
误.
、该反应反应条件是点燃,但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该反应反应条件是点燃,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各物
质的质量比
::
,故选项正确.
故选: .
6 / 14
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_第四章_认识化学变化_4.3_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 应用_同步测试题(有答案)
7. 【答案】
B 【考点】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镁会与盐酸反应,铜不会与盐酸反应,然后结合表中的数 据进行分析. 【解答】 解:
、通过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第一次加入 盐酸,固体减少 ,第二次加入 盐 酸,固体减少 ,所以第 次加入稀盐酸后剩余固体中还有镁,故正确;
、第一次是 克镁和 克盐酸反应,第二次是 克镁和 克盐酸反应,故错误; 、第一次是 克镁和 克盐酸反应,第二次是 克镁和 克盐酸反应,所以第 次所加 入的稀盐酸未反应完,故正确;
、通过分析可知,剩余的物质 是铜,所以铜的质量分数为:
,
故正确. 故选: . 8. 【答案】 B 【考点】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 【解析】 首先判断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若应用原理正确,再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 需考虑: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 和 的标注是否正确。 【解答】
.氢氧化钠溶液具有腐蚀性,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水和氧气,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该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
高温
。
9. 【答案】 A 【考点】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 【解析】 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 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 和 的标注是否正确. 【解答】 解: 、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
、银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弱,不能与硝酸铜发生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 、盐酸与硝酸钾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 误.
7 / 14
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_第四章_认识化学变化_4.3_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 应用_同步测试题(有答案)
、该化学方程式氧气是反应物,后面不需要标注 ,且氧化镁的化学式书写错误,正
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
点燃
.
故选: .
10.
【答案】
A
【考点】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解析】
根据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推断 的数值即可.
【解答】
解:反应后氧原子的个数为 个,因此需要 个氧分子可以使反应前后各类原子的种类
和个数都不变;
故选项为: .
11. 【答案】
C
【考点】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
根据化学方程式和已知条件“ 和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以及 的质量,列出比
例式,即可求出参与反应的 的质量;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
物质的质量总和.则生成的 的质量 的质量 的质量 的质量;然后写出两者的
比即可.
【解答】
解:
因为 和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所以
,
设参与生成的 的质量为 ,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参与反应的 的质量为: 设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则:
答案: . 12. 【答案】 D 【考点】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 【解析】 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 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 和 的标注是否正确. 【解答】
8 / 14
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_第四章_认识化学变化_4.3_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 应用_同步测试题(有答案)
解: 、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氢气后面没有标注 ,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
通电
.
、该化学方程式氧化铝的化学式书写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
点燃
.
、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
故选: .
13. 【答案】
D
【考点】
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
【解析】
化学方程式可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反应的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粒
子个数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等.
【解答】
解: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该化学反应的:反应条件、反应物与生
成物的种类、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粒子个数比、各反应物与各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等;
故①②③④均正确.
故选: .
14.
【答案】
C
【考点】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
要使天平保持平衡,天平两端增加的质量应相同,分析两盘加入不同物质后质量的增
加,计算出需要加入金属镁的质量.
【解答】
解:左盘加入氯化钡溶液与硫酸反应无气体生成,因此左盘增加的质量为所加入的氯
化钡溶液的质量 ;因此左盘增加的质量也应为 ;而左盘加入的镁与硫酸反应放
出氢气,所以,加入镁的质量与放出氢气的质量差为 .
设加入镁的质量为
溶液增加的质量
解之得 故选 二、 多选题 (本题共计 3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 9 分 ) 15. 【答案】 C,D 【考点】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解析】
9 / 14
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_第四章_认识化学变化_4.3_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
应用_同步测试题(有答案)
由题意知甲乙两物质按
时的质量比恰好完全中和,也就是甲乙的分子个数按
反应,那么分别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
解: 、
两物质按 的个数比时正好中和;
、
两物质按 的个数比时正好反应,反应
后溶液的 大于 ;
、
和、
中反应
物按 的个数比时正好完全中和,反应后溶液的 等于 .故答案应选 和 .
故选 、 .
16. 【答案】 C,D 【考点】 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 【解析】 化学方程式的含义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反应的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 粒子个数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等. 【解答】 解: 、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叫氧化反应,故正确;
、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每两个镁原子和一个氧分子反应生成两个氧化镁分子,故正 确;
、正确的读法是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镁,故错误; 、由计算可知,在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为 ,故错误; 故答案为: . 17. 【答案】
B,C
【考点】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解析】
根据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列等式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反应物中含有 个 原子、 个氢原子、 个氧原子,生成物中含有 个 原子、 个
原子、
个氧原子.
、根据反应前后碳原子个数不变,可得
,故选项错误.
、根据反应前后碳原子个数不变,可得
,故选项正确.
、根据反应前后氢原子个数不变:
,则
,故选项正确.
、根据反应前后氧原子个数不变,可得
,故选项错误.
故选: .
三、 填空题 (本题共计 3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 9 分 )
18.
【答案】
铁+氧气点燃四氧化三铁,硫+氧气点燃二氧化硫,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考点】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 【解析】 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10 / 14
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_第四章_认识化学变化_4.3_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 应用_同步测试题(有答案)
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解答】
解:铁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铁+氧气点燃四氧化三铁;
硫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硫+氧气点燃二氧化硫;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故填:铁+氧气点燃四氧化三铁;硫+氧气点燃二氧化硫;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
氧气.
19. 【答案】
(1) ;
(2)
;
(3)
;
(4) ;
(5)
;
(6) .
【考点】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解析】
(1)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进行解答;
(2)锌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锌和氢气,而铜不能和稀盐酸反应,可以据此解答;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计算出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然后结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可以得出求锌的质量比例式;
(4)根据锌与杂质的质量分析铜的质量;
(5)反应后的溶液为氯化锌溶液,根据化学方程式结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公式可以完成解答;
(6)根据铜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结合铜的质量可以完成解答.
【解答】
解:(1)设需要质量分数为
的浓盐酸的质量是
解得:
(2)铜不能和稀盐酸反应,锌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锌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为:
;
(3)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设合金中锌的质量为 ,反应生成氯化锌的质量为
解得: 解得:
11 / 14
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_第四章_认识化学变化_4.3_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 应用_同步测试题(有答案)
(4)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
(5)最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6)铜锌合金中铜的质量为: 设 铜和氧气反应能够生成氧化铜的质量为
解得:
所以可以得到含杂质的氧化铜的质量为:
.
20. 【答案】
【考点】 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解析】 借助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和的比等知识解决. 【解答】 解:书写相关的方程式分别计算三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然后得到结论.
点燃
铝、氧气、氧化铝的质量比为:
:
:
则三物质的质量比是:
故答案为:
四、 解答题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 10 分 )
21.
【答案】
水通电氢气+氧气;
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故填: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
+二氧化锰+氧气. 【考点】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
【解析】
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文字表达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
行书写.
【解答】
解: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
五、 实验探究题 (本题共计 2 小题 ,每题 15 分 ,共计 30 分 ) 22. 【答案】
电解
(2) .
将白色粉末加入盐酸,若有气泡产生则可证实有
12 / 14
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_第四章_认识化学变化_4.3_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 应用_同步测试题(有答案)
(1),试管内液面上升,烧杯内液面下降,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使试管内压强降
低
(4)实验现象试管内液面上升,烧杯内液面下降.软塑料瓶变瘪气球胀大烧杯内的水
流入锥形瓶中产生实验现象的原因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试管内压强减少,
液体被压入试管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塑料瓶内压强减少,大气压将软
塑料瓶压瘪了.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锥形瓶内压强减少,大气压使气球
胀大.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锥形瓶内压强减少,大气压将液体压入锥形
瓶中.二氧化碳溶解于水,使气体的量减少,也可以出现类似的现象
(4)取氢氧化钠溶液少许,滴加 到 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逐滴滴加稀盐酸,红
色消失,证明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
(5)解:设混合物中
的质量为 .
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答: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
【考点】
碱的化学性质
证明碳酸盐
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
氢氧化钠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所以在瓶口处有碳酸钠粉末.氢氧化
钠吸收二氧化碳会使装置内的压强变小,压强小于大气压时液面会上升.
【解答】
解:由题干所给信息可以读出反应物与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可以写电解食盐水的化学
方程式.
氢氧化钠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碳酸钠,所以只需证明有碳酸根就能说明氢
氧化钠变质了就行了.
所以可滴加盐酸来验证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我们还可以根据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来计算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
(2)
将白色粉末加入盐酸,若有气泡产生则可证实有
.
(3)
装置(1)
装置(2)
装置(3)
装置
(4)实验现象试管内液面上升,烧杯内液面下降.软塑料瓶变瘪气球胀大烧杯内的水
流入锥形瓶中产生实验现象的原因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试管内压强减少,
液体被压入试管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塑料瓶内压强减少,大气压将软
塑料瓶压瘪了.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锥形瓶内压强减少,大气压使气球
胀大.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锥形瓶内压强减少,大气压将液体压入锥形
瓶中.二氧化碳溶解于水,使气体的量减少,也可以出现类似的现象
(4)取氢氧化钠溶液少许,滴加 到 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逐滴滴加稀盐酸,红
色消失,证明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
(5)解:设混合物中
的质量为 .
13 / 14
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_第四章_认识化学变化_4.3_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 应用_同步测试题(有答案)
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答: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
23. 【答案】
① ;② ; ; .
,, , 【考点】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解析】
(1)根据乙醇的质量利用化学反应方程式即可求出消耗氧气的质量进行解答;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之和相等可知 的值以及化学反应前
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进行解答.
【解答】
解:(1)设氧气质量为
点燃
答:氧气质量
(2)①由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之和相等可知 的值
;
②由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可知,该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点燃
.
14 / 14